又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,其實很佩服那些能定期更新網誌的部落客,他們總是能要求自己持續地寫出內容。而我呢,雖然這陣子看的書不多,但教養相關的書籍卻從未間斷。這段期間的教養過程,也讓我對孩子的情緒與教養的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晚上的陪伴:在工作與親子間找平衡
最近,如果晚上沒有課程安排,我會陪燦燦玩耍、念故事,然後一起入睡。然而,這樣的陪睡過程並不總是順利。有時,燦燦會一直玩玩具或不停地跟我說話,最後導致睡得很晚,而我一氣之下就會罵他。然而,如果我不在家,他卻能乖乖自己睡,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睡就能拿到「印章獎勵」。
我也曾試過即使我在家,也讓燦燦自己睡,但他總是希望有我的陪伴。陪孩子睡覺本身我並不抗拒,但有時候晚上需要處理工作,而又希望孩子能早點睡,這樣的矛盾常常讓我感到為難。同時,我觀察到燦燦在白天被我罵過的時候,晚上會睡得很不好,甚至半夜會驚醒哭鬧。這些情緒的延續,源於他對白天被責備的事情非常在意,即使是一些小事,比如沒及時收碗就錯失獎勵,也會讓他感到失落。
失落情緒的影響:從獎勵制度看孩子的內心世界
有一次,我和燦燦一起摺衣服,約定在時鐘指向2時之前完成可以拿到兩個印章,來不及的話完成後也有一個印章。然而,他一直玩鬧,結果時間到了還沒完成。一聽到我說「時間到了」,他便情緒低落地說:「我來不及了。」接著便放棄了摺衣服。
雖然我告訴他摺完還是有一個印章,但他似乎無法接受這種「不完美」,陷入失落中不肯繼續。這種情況不只出現一次,有時甚至會演變成持續的哭鬧,而我越想解釋,他就越無法聽進去。最終,我的耐心耗盡,生氣地說:「再不停止哭鬧,媽媽就不陪你睡了。」然而,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,哭鬧的時間更加拖長。
改變方式:理解情緒,讓孩子冷靜下來
幾次的失敗經驗後,我意識到這樣的方式並不奏效。有一次,燦燦半夜哭鬧時,我壓抑住自己的情緒,將他帶到房門外,耐心地對他說:「等你哭完,我們再進去睡覺。」雖然他一開始哭得更凶,但在我抱著他,輕聲說:「剛剛做惡夢對不對?我們把鼻涕眼淚擦乾,再進去睡覺。」他的情緒慢慢平復了。
經過幾次練習,燦燦半夜的哭鬧時間逐漸縮短,甚至會在結束後說:「我要想一想。」因為每次哭鬧後,我都會告訴他,為什麼他會哭,為什麼事情會讓他不開心,並引導他自己去思考。
教養的核心:尊重與同理
看了很多教養書後,我發現,教小孩其實與對待家人或朋友的原則沒有太大區別,核心就是「尊重」。孩子雖然年幼,但他們也有獨立的想法與情緒,他們希望在表達意願時能被理解與尊重。
很多時候,我們認為孩子是在「無理取鬧」,但事實上,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,或不了解為什麼某些事情要這樣做。例如:
- 為什麼吃飯要坐好?
- 為什麼吃完飯要擦桌子?
- 為什麼每天都要洗澡?
這些對成年人而言理所當然的事情,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又一個的「為什麼」。作為父母,我們往往在孩子犯錯時,因為他們沒有按照指導去做而感到生氣,但忘記了他們需要學習與理解的過程。
同理與演練:從衝突到合作的橋樑
想要解決問題,父母首先要同理孩子,即使內心不認同,也要用語言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。這樣,孩子才會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並配合改善。換句話說,有時候父母需要「演」一下,雖然心裡可能有一百個不願意,但語言和態度上的尊重能讓親子關係更融洽。
孩子的行為是學習的一部分,當我們以同理心去接納他們的表現,並耐心引導,他們才有可能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方向。
結語:教養是一場長期的修行
當父母是一門難學的課題,我也還在這條路上努力學習。希望自己在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,都能記住最初想要教給孩子的智慧,而不是演變成親子對峙的局面。
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不僅是孩子的引路人,也在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。